2008 TaSPOR之展望

在年末之際回顧一年並展望未來,心中有許多感想與期望。政府於今年釋出政策方向將成立專門單位來做科技之評估工作,尤其是新科技。在全世界之發展這 些科技評估包括:比較性療效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由於台灣在這兩類評估工作的經驗不多,人才數量也缺乏,因此,TaSPOR有重要的角色來創造更多教育及經 驗分享的機會。

民國九十六年三月份衛生署侯勝茂署長決定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規劃建立台灣醫療科技評估制度。從五月份之後,查驗中心提出四年中綱計畫,期望取得經費 來執行此任務,並在六月成立醫藥科技評估工作小組,開始招募人才,同時與衛生署及健保局溝通。目前衛生署已確定查驗中心內醫藥科技評估組的角色為:提供諮 詢,提出藥物價值效益評估之證據報告,作為健保局辦理健保藥品給付及藥價訂定之參考,不直接參與核價。而健保局的角色為:參酌該組提供之實證報告資料,運 用於健保收載核價之決定。健保局認為幾方面利害關係人都需要時間來建立經驗,因此,在近期不會改變新藥申請的流程,只是增加一份證據資料的來源。

在新藥申請健保給付的流程中,利害關係人包括:健保局、製藥廠商、學者、研究機構、審查者。在未來的發展中,各方人才都需要增加人才數量以及經驗。政府釋 放的政策對這些人才培訓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較性療效的資料需要有人做系統性回顧、文獻品質評估、統合分析、間接比較療效之方法。而成本效益分析需要有人 能建立經濟分析模式、處理健保申報資料庫、判斷數據來源合理性、假設合理性、討論ICER意義與閾值等。

因此,機會已來臨。製藥產業界需要有產品價值的證據來說服健保局將新藥列入給付項目中,同時能獲得合理之藥價。學術界需要更多人才來滿足市場之需求,所以 研究所課程與碩士研究有新方向來訓練未來人才。未來不單是藥品,其他醫療器材、檢驗儀器、外科或內科之新醫療處置等,都可能走上此方向。一個嶄新的市場方 向已確定,期望會員們能勇敢走入此新領域,來執行藥物經濟與療效之研究。

理事長 譚延輝 96.12.07